平陆,这是山西运城南部一个紧挨着黄河的小城。刚刚过去的夏天,小城里最大的新闻可能是,送外卖的18岁小子王佳皓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
勤工俭学、上北大,在这个“别人家孩子”的故事里,王佳皓激动而清醒。他反复提醒自己接下来要付出的努力,也遥遥望见改变命运的可能。他童年记忆里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务农的父母,也许能因为他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外卖员考上了北大,一切刚刚开始。
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8月2日送达。也许是王佳皓有意为之,投递通知书的快递员拨通的是他父亲王礼军的电话。王礼军有些惶恐:“这是我孩子的通知书,他现在不在家,他只是留了我的号码。”那份激动也让他反复回味,“签收快递那一刻心情也是相当激动的”。
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,王佳皓正在平陆县圣人涧镇青年街送一单外卖。他当外卖小哥快两星期了,每天的送单量已从27、28单增加到快40单。工作的成就感哪里比得上拆录取通知书的快乐?接到父亲电话,王佳皓赶回家,看到了通知书上的“大学堂”三个字。
“我竟然真的能够考上北京大学。”隔了很多天,王佳皓还在感慨。
△正在送外卖的王佳皓
送外卖不是王佳皓第一次勤工俭学,这本该是让人骄傲的经历,姐姐王洁说起来,更多是心疼。上高中时,王佳皓曾去茅津渡口的夜市打工。很多个没有风的晚上,来自平陆中学的少年一遍遍穿串、递餐,再见缝插针整理货物,用汗水换取二三十元的酬劳和随后的心安。这些钱,王佳皓用于自己的日常开销,“这样父母就不用再给我钱了”。
△王佳皓和爸爸王礼军、妈妈赵建芳
省钱的事,王佳皓一直放在心上。他父母经营着几亩果园,农闲时就到周边的建筑工地打工。在他小时候,父母常常凌晨三四点就离家去果园采摘,还有些时候,工地一来电话,父亲就叫上人一起去干活。
大人的辛苦,王佳皓忘不掉。18岁的夏天,他觉得,父母吃的苦,自己也能吃。平陆的夏天热得毫不客气,体重一百斤出头的清瘦男孩却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。他套着冰袖,在高温里骑行,等待取餐的时间里,他甚至会掏出单词本背诵。
这一次送外卖,也是王佳皓告别平陆中学的时候。因为年级第三的高考成绩和即将开始的北大生活,七八个小时的跑单路上,他的心境不同了。
631分的高考成绩,王佳皓很满意,他称之为“对高中三年辛苦很好的回报”。
△王佳皓在手机上查看外卖订单
12全文共 2 页下一页分享到朋友圈
1)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
2)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
3)将会获得网站金币
4)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
5)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